松樹是北半球分布廣的樹種之一,適應性較強,可耐一60℃的低溫或50幅度。美國黃松、造型黑松、花旗松和國產油松這4個樹種在當地氣候條件下長勢良好,無低溫凍害、病害和蟲害發生,抗逆性很強,并且均已開花結實。本文以上述4個樹種為研究對象,測定了其部分抗寒性指標,研究了其抗寒性機理,分析比較了它們的抗寒性,為進一步掌握其生理、生態特性,擴大引種提供理論支持。
4個針葉樹種的相對電導率隨處理溫度降低而大大上升。在一20、一30、一40℃低溫時,美國黃松和造型黑松組織電導率都超過油松,其抗寒性較弱;而在相同溫度下,花旗松針葉組織電導率低于或接近油松,抗寒性較強。
在植物抗寒性鑒定中,以電解質滲出率50時的溫度表示組織的半致死溫度已被普遍應用。本文的結論為花旗松的半致死溫度低,為一20.6℃,其抗寒性較強;美國黃松的半致死溫度高,為一10.7℃,其抗寒性弱;而油松和造型黑松的半致死溫度介于16.0~18.0℃之間,且二者無較大差異,其抗寒性介于上述二者之間。
電導率的大小,除了受處理溫度的影響外,還會由于浸泡時間的長短而發生變化,并且在不同的植物材料上差異更大。對經過充分寒冷鍛煉的越冬植物來說,試驗結果經常不同。因此這種方法測算出的半致死溫度與實際的數值可能會有差異,所以只能對其抗寒性作大致的比較,在引種工作中還需要結合其他指標,來鑒定植物的抗寒性。
研究結果表明,多年生木本植物,隨著秋季日照逐漸變短,氣溫逐漸降低,體內總含水量降低,束縛水含量大大升高,細胞內累積大量可溶性溶質,抗寒性也隨著大大提高。本次實踐證明4個樹種的總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都較低,束縛水含量都較高。就抗寒性而言,花旗松針葉組織的總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都低,且束縛水含量和束縛水與自由水比值大大高于造型黑松等其他3個樹種,因此其抗寒性強。
上一條: 景觀松的種子應該如何選擇?